早上來不及做飯或晚上下班較晚時,許多人會選擇煮一碗掛面,再加一個雞蛋和一些蔬菜,順便喝完面湯,既方便又健康。可是,寶寶們知道嗎,掛面中含有隱形鹽,稍不注意就會成為“鈉”超標的主因。
醫學研究表明,如果人體每天攝入過量的鈉鹽,腎臟難以將其排除干凈,經過日積月累,人體內的鈉離子就會超量,將直接影響到一些內分泌激素(如副腎皮質激素等)的調節作用,增加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的敏感性,細小動脈發生痙攣,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目前,我國高血壓人群已經達到25以上,也就是說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控“鈉”需要引起全民的普遍關注。
想要遠離“鈉”坑,該怎么買、怎么吃掛面呢?
掛面營養成分表中顯示的“鈉”就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根據《Z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成人每天鈉的適宜攝入量為2200毫克,小于6克食鹽。到超市里看一看,不難發現,幾乎所有品牌掛面的營養成分表上均顯示含有鈉,每100克掛面中鈉的含量從幾十毫克至600多毫克不等,其中有的可高達1200毫克。當我們吃上100克掛面時,鈉的攝入量相當于一天鈉推薦攝入量的1/4-1/2。有些人煮掛面時還會再加點鹽,這樣一算,每日攝入的鹽量很可能就會超標。
需要控“鈉”飲食,還特別愛吃掛面,這可怎么辦?
煮掛面棄湯幫我們甩掉“鈉”
為了了解消費者吃進去的每一口掛面含鹽量如何,我們的研發團隊做了這樣一組實驗:通過模擬市售的幾種不同含鹽量的掛面,將含鹽量分別為589.5 mg(樣品1)、786 mg(樣品2)、982.5 mg(樣品3)和1179 mg(樣品4)的掛面,分別放在鍋中煮上4分鐘,然后檢測煮好的掛面中的含鹽量。
掛面中加入食鹽的目的
能提高麥膠蛋白的的粘性,緊縮面筋組織,提高面筋蛋白質的彈性和延伸性,可以減少斷條,從而改善面條的品質。
在和面時能使面粉吸水快而且分布均勻,面團易成熟,使面條韌度好,表面光滑,色澤好,還能起一定的調味作用。
因為食鹽溶液的滲透能力比清水強,在干燥過程中,濕面條的內部水分較容易滲透到表面,可使水分蒸發擴散的道路通暢,能有效避免面條的表面結膜而導致酥條。
能抑制酶的活性以及雜菌的生長,進而防止面條在生產過程中發酵而酸敗變質。
所以
掛面含鹽有工藝的必要性,大家選購時可以關注一下營養成分表,如果標識鈉較高,在煮掛面的時候可以寬水煮掛面,也可以依個人的口味需要加入或者是不加入食用鹽,使面湯喝起來更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