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綠茶餐廳第五次向港交所發起沖擊。
12月20日,綠茶餐廳更新港交所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花旗、招銀國際。
此前分別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三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隨后上市進程陷入停滯狀態。
直到2024年6月,綠茶餐廳時隔兩年后重啟上市進程。
對比兩年前的招股書不難發現,線下餐飲消費場景恢復后,綠茶餐廳開店正在提速。
2021-2023年,綠茶餐廳分別凈增門店56家、40家、84家。截至12月10日,綠茶餐廳門店已達461家,年初至今新增門店101家。
門店擴充帶來了營收規模的增長。
2021-2023年,綠茶餐廳營收分別為22.93億元、23.75億元、35.89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營收29.2億元,同比增長6.9%。
據灼識咨詢的報告,2023年在中國休閑中式餐廳品牌中,綠茶集團按餐廳數目計算排名第三,按收入計算排名第四。
主要選址購物中心的綠茶餐廳的客單價僅60元左右,在城市諸多餐飲品牌中頗具“性價比”。
即便如此,綠茶餐廳仍要面臨消費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今年前三季度,綠茶餐廳整體翻臺率由去年同期的3.43次下降至3.05次,人均消費降低4.5元至的57.7元。
消費人次及客單價的下降,使得公司前三季度同店銷售額同比降低了9.8%。
不過,公司的賺錢效率并未下降。
2024年前三季度,綠茶餐廳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11.0%至2.92億元,經調整凈利率達到10%。
這或許要歸功于公司在餐飲“三座成本大山”——原材料、房租、人工上的“精打細算”。
2021年綠茶餐廳建立直采中心。
近三年間,原材料及耗材占收入比重分別為36.9%、36.3%及33.6%,呈逐年下降趨勢。
公司還規劃在浙江省投資建設中央廚房項目,為門店提供預處理食材及烘焙產品,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
該項目將于2026年三季度投入運營,預計產生6%-10%的經營利潤率。
截至第三季度末,綠茶餐廳半數以上的門店為45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店型,約四分之一的門店則開在三線城市及以下的下沉市場。
同時還提高了靈活用工的比例。
截至12月20日,集團兼職員工總數占雇員比例達到27.86%,較比兩年前招股書中提升了10%以上。
截至12月10日,綠茶餐廳2023年開業及營業的餐廳的平均現金投資回收期為14.8個月。
加速擴張的觸角即將伸向海外市場。
2024-2027年,規劃新開120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廳,其中海外門店數達30家,覆蓋香港、東南亞及北美地區。
由于采用全直營模式,新開店的投資成本或對其資金情況產生較大影響。
據其預計,2024-2027年新開門店對應投資成本分別為2.78億元、3.64億元、5.15億元以及5.65億元。
對比來看,公司近三年凈利潤分別為1.14億元、0.17億元、2.96億元。
過去三年間,擴張帶來的資本開支,讓綠茶餐廳持續呈現流動負債凈額,分別為1.17億元、0.88億元和3.01億元。
本輪IPO進程重啟之前,綠茶餐廳曾在2023年5月開啟一次大額分紅,向包括創始人夫婦、合眾集團以及股權激勵平臺LongjingMemoryLimited派發股息3.5億元。
餐飲消費預期不佳的當下,綠茶餐廳的融資和造血能力能否撐起擴張的野心,似乎要打上一個問號。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