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1·阿里殺入餐飲團購賽道,挑戰美團?
- 2025/10/20·市場監管總局新規征求意見 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 2025/10/14·北京發布智能餐飲機器人團體標準,首張許可證同步落地
- 2025/10/13·3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布 “舌尖上的安全”防線持續完善
- 2025/10/11·餐飲連鎖企業食品安全責任新規發布
外賣餐飲浪費不該成“被遺忘的角落”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2024年上半年,市場監管總局聚焦誘導點餐、滿減湊單、過量供給等外賣餐飲浪費問題,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強化監管執法,健全標準規范,督促網絡餐飲平臺、外賣商家持續規范適量點餐提示、合理設置起送價格、優化餐食份量等餐飲外賣營銷行為。(6月23日中國新聞網)
相比酒樓、飯店及小吃店等堂食,外賣餐飲浪費問題很容易遭忽視,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特別是在商家紅包、滿減等優惠活動誘惑下,不少消費者為了達到優惠的條件而過量點餐,造成嚴重的外賣餐飲浪費行為。筆者認為,外賣餐飲浪費問題不容忽視,遏制此類浪費行為,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在外賣平臺上,商家為了促銷和競爭,各種優惠活動可謂滿天飛。比如,“滿25減5、35減10、45減15……”優惠活動;商家和平臺發布的外賣紅包、津貼等各類優惠活動。有的優惠還能疊加,對消費者具有較大的誘惑力。而消費者為了能夠“薅羊毛”,在點外賣時就會考慮滿減湊單,或達到使用紅包、津貼的條件,在不知不覺中就多點了一些餐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行為。這種外賣餐飲浪費問題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也很容易被公眾所忽視。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表面上看,消費者在滿減湊單中薅到了商家的“羊毛”,白白占了便宜。在貪便宜的心理作用下,許多消費者在點外賣時,一般都會熱衷于滿減湊單,而忘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謂的滿減優惠,不過是商家的營銷手段而已,其在計算價格時已將滿減等優惠考慮在內,從而通過誘導點餐來牟取更多的經濟利潤。而消費者卻多點了一些原本不必要的餐食,造成浪費不說,還多花了錢,得不償失。
外賣餐飲浪費,不該成“被遺忘的角落”。在當下倡導節約、反對浪費的背景下,必須有效遏制此類浪費行為。一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規范餐飲外賣營銷行為;另一方面,外賣平臺也要加強監管,對一些商家誘導超量點餐的滿減、紅包等陷阱,堅決予以杜絕,并通過消費提醒、提示,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拒絕浪費。同時,外賣商家也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效益,還應當注重社會效應,承擔社會責任,通過提供“小份餐”等措施避免浪費,切莫用消費者的餐飲浪費,滿足自己牟利的私欲。
此外,廣大消費者也要增強節約意識,不要貪便宜中了商家的圈套,一定要根據其身的需求,合理、適量點餐?傊翰呷毫,杜絕外賣餐飲浪費行為,共同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氛圍。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