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6/22)·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宣傳渠道】
- (2021/6/22)·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展品范圍】
- (2021/6/22)·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同期活動】
- (2021/6/22)·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展會優勢】
- (2022/11/17)·關于箸福·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延期定檔通知
- (2022/11/7)·倒計時30天丨集結完畢,品牌齊聚!2022北京餐飲采購展蓄勢
- (2022/9/6)·關于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天津) 延期舉辦的通知
- (2022/8/24)·直奔重點丨9月15-17日,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落地國家會展
- (2022/8/23)·移師天津,好“食”發生丨關于箸福·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
- (2022/8/10)·箸福·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預制菜企業優質展商推薦
9月15-17日,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落地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搶占天津市場,機不可失!
天津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個崇尚創新、開放包容的城市,有著悠久的商業文化,近代以來是工業文明的先驅城市。伴隨著天津筑城建鎮、開埠興市,天津餐飲業得勢于地利、發展于兼取,憑借九河下梢的富饒物產和天津人“好美食、喜嘗鮮”的民風食俗,加之地理及政策因素影響,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的提出,無一不再使得天津市場更引人矚目。
天津市場
餐飲業,始終是天津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較活躍的商業元素之一。據有關行業統計,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間,天津餐飲營業額年均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以上水平,即便是2020年經受了疫情的嚴重沖擊,得益于全市上下迅速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政府實施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危機之中的天津餐飲業勇于創新、砥礪前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依然表現出快速恢復性增長態勢。
天津餐飲市場主體規模不斷壯大。截止2021年,全市餐飲業態經營者達11.85萬戶,其中,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社會餐飲服務經營者達6.3萬戶,這一數據與“十二五”末期相比,增長了2.15倍。餐飲從業人員約100萬人,同期增長近1倍。年營業額超億元餐飲企業達15家,超10億元企業達5家。全市外商投資餐飲企業64家,以肯德基、金拱門為代表的國際快餐連鎖企業地區總部扎根天津,成為我市餐飲業的百強企業龍頭。以快客利、盛世晶達、濱海快餐為代表的團餐企業擠身餐飲百強行列,成為代表天津餐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加工配送能力的生力軍。以寶軒漁府、莎莎餐飲、弄堂小籠包、格朗合等為代表的餐飲新品牌快速發展,成為天津本地孕育的餐飲服務新生力量。以起士林為代表的天津西餐,是天津餐飲見證歷史,與國際互學、互通、互鑒的一大特色。全市快餐、團餐、正餐等諸多種類齊全的餐飲業態百花齊放、共同發展。
服務業帶動餐飲業進一步蓬勃發展。眾所周知,服務業與餐飲業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天津因開放而興,始終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門戶,既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也是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匯點,擁有國家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國家高新區等一大批高水平開發開放區域,是我國特殊經濟區域形態較齊全的城市之一。
經批準,天津成為率先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市商務局牽頭制定了《天津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按照國際有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政策指領度等5個維度,提出了重點任務,同時將對標國際,努力打造一批地標性消費載體。
一是建設地標性商圈。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以《海河國際商業中心發展規劃》為指引,深化金街步行街改造工程,創建新型消費場景;打造“夜津城”,建成夜生活聚集區;培育形成金街、意風區、五大道、文化中心、老城廂—古文化街等國際消費同步、薈萃國際名品的地標性商圈。
二是發展品牌消費。吸引更多國內外有名品牌進入天津,擴大品牌商品和品牌店市場供給。弘揚津味美食文化,推動字號品牌煥發新活力。
三是做大會展經濟。建成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項目主體工程,引進一批會展龍頭企業,推進以會展服務、會展旅游為重點的會展產業生態鏈建設,打造功能強大的天津國家會展經濟區。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落成啟用,是繼廣州、上海之后,第三個現代化展館。
四是打響“天津購”品牌。全力打造“購天津”主題活動,發展新型消費模式和數字商業,推介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商旅文娛新項目,形成國內外有名的指領消費新平臺。
五是提升服務質量。加快培育一批高品質的服務業從業人員隊伍,打造特色服務形象店、連鎖店,叫響天津服務模式、立住天津服務形象,擴大“天津商業服務品牌”全國影響力。
借于服務業的發展也勢必將帶動天津餐飲業的發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勢必將帶動天津當地餐飲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為天津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京津冀地域面積21.6萬平方公里,人口1.1億,是我國經濟較具活力、開放程度較高、創新能力較強、吸納人口較多的區域之一。2016年,全國有25%的外商直接投資落地這一區域,研發經費支出也占全國15%。京津冀以全國2.3%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8%的人口,貢獻了全國10%的國內生產總值。
從經濟數據來看,京津冀2016年GDP為7.5萬億元,比珠三角的6.8萬億元還高出0.7萬億元,在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5個城市群中位居第二位;人均GDP則為67524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3980元,在5個城市群中排名第三位。
在人口數量方面,資料顯示京津冀2015年常住人口為1.1億,接近長三角的1.5億,受益于北京、天津人口快速增長,京津冀2010—2015年常住人口增加近 700 萬,人口凝聚力強。而正在建設中的“軌道上的京津冀”使得以北京為中心的“半小時通勤圈”逐步擴大,讓三地城市之間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京津冀餐飲也趨于協同發展,功能區劃分不斷明確加之交通運輸的便利性,新發地、西南郊、京深等市場的商戶紛紛在天津的市場設立商位, 天津市場正在朝著更大體量不斷發展。
綜上,天津作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重要中心城市,目前餐飲行業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參加2022箸福·京津冀預制菜大會,2022第五屆北京餐飲采購展覽會(天津),搶占天津市場,機不可失!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7號


